许昌三大历史性战略失误。第一、忽视文化历史资源价值。第二、空间方向忽视发展许昌北部。第三、廊道经济忽略许洛通道。抓住了三大历史机遇。第一、三国建都。第二、工业立市。第三、北进连郑州空港。

书读三国,今说一城。三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很多,今天咱们单说许昌,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在三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打三国牌的城市许昌最晚。第二、洛阳王城断壁残垣时,许昌为大厦将倾的大汉王朝,提供了避难容身之地。也把三国争雄的大幕拉开。

工业立市的许昌辉煌二十年

许昌是河南省老资历的地市,不是因为三国文化而是源于工业基础。鼎盛时期许昌地区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平顶山和漯河大部分。许继、许烟等奠定了许昌的工业基础。所辖禹州市以矿山煤炭资源著称;长葛市以材料和机械制造出名;鄢陵县以花卉园林和温泉成名。发制品异军突起,胖东来成就许昌独特商业文化。这一切奠定了许昌在河南市县的的重要地位。

经济衰退的许昌,缓慢发展十年

随着资源枯竭,机械制造工艺技术落后。许昌发展速度慢下来,尤其是缺水问题。传统的水源颍河白沙一线长期供水不足,扼住了许昌发展的咽喉。为了破解水困,襄城县被重新化归许昌管辖,许昌自此摆脱了对颍河的依赖。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从缺水到水域靓城,许昌挖河造湖,硬生生地迈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这一举动当时可谓是贬褒不一,但背后的气魄胆量却再次震动四方。

面对发展困局,也是这个时期文化历史资源的价值才进入许昌高层决策视野,并与智能电气装备制造、超硬材料、钧瓷中药、园林等产业一起成为许昌重点发展产业。

除了水城决策之外,就是三国文化资源的挖掘。投资57亿的曹魏古城又一次把许昌推到浪尖。许昌没有古城遗存,甚至说能拿出手的三国历史遗存遗址相对而言不多。这一造城行动,究竟是造假还是合理开发,评判不一。

许昌发展的战略误判

在发展空间布局上,许昌曾三次出现战略性失误。第一、发展方向问题:当时许昌市的发展方向是向东,即京港澳高速、京广铁路通道方向。这在当时的板块格局下也算正常决策。从中原经济区城市群概念提出后,许昌的重心向北对接郑州航空港区。特别是郑许一体化战略发展定位确立后,在空间发展战略方向上许昌才真正定盘。跨市域候机航站楼建设,许昌实现了异地候机同步同检。

第二、忽略许洛通道的价值和意义。从东周开始许昌就是洛阳到开封的南线官道,后朝相当长时期这条通道都是重要的经济文化贸易通道。虽然现在开洛北线郑州通道的地位反超许洛南线通道,但重新构架南线许洛通道,辐射平顶山和漯河周口一线,对于许昌发展具有双线布局的战略意义。届时可以形成许昌、禹州、郏县、登封、洛阳黄金小流域经济文化产业廊道。

开封经郑州去洛阳需要过崤山通道和嵩山古道还要过荥泽。虽然路途近但崎岖难行。开洛南线许洛古道虽远但却是大路坦途,并且和南北向的万里茶道交汇,成为当时南北东西的主要通道。当年此道,见证苏轼兄弟一生荣辱(见我文章“苏轼因何葬在郏县?一条古道结缘一代文豪”)。当下除了南北发力还需东西携手。许昌与洛阳均有工业基础,又有文旅资源加上中间的登封和南部的郏县可以说是黄金组合。具备通过快速路实现产业布局和文旅携手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第三、忽略文化历史资源价值

作为工业立市的城市,许昌长期的支撑产业与文化绝缘,导致或者说不屑于专注文化旅游产业及对文化产品项目疏离无视。其实许昌文化资源很丰富。至少有三大优势。其一、史前文化(许昌古猿人比我们传统认知的北京古猿人还要早,被史学界称为“许昌人”)。灵井许昌人遗址是我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完全可建“灵泉史前人类遗址博物馆”,堪比兵马俑和二里头夏都博物馆。

其二、万里茶道、许洛古道资源。万里茶道是晋商开辟的国际贸易通道,它南起武夷山北至俄罗斯欧洲,是丝路经济带的一部分。目前正在申请世界级非遗,加入茶道节点城市,共商复兴通道贸易。

钧瓷是全国五大名瓷,一度冷落萧条成地摊货。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钧瓷享誉世界,国内却少有问津。中药饮片工艺也是国家级非遗。以切片和炮制工艺绝活成为全国三大中药材基地。许昌的资源可以说都是独有的,只待复兴而已。近年钧瓷借亚洲博鳌论坛,重回公众视野并带动汝瓷、郑商瓷等瓷种实现河南艺术陶瓷的整体复兴。引入了郑州轻院和陶大的教学、研究合作项目。但家族式封闭经营,在格局和开放交流方面,良性互动和适度竞争受制。

其三、三国文化的深度挖掘和重建整理。借助曹魏许都,许昌在三国文化资源开发上速度超过大多数节点城市。虽然在具体项目的重建问题上存在争议。最难能可贵的是许昌保持了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

成败兴衰都是财富,荣辱优劣亦为记忆。祝许昌更美好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