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笔者在查阅许昌市民政局网站时,偶然获得有关清潩河的相关资料,遂转录以此,以飨读者。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符号,是人类历史的脚印,是一定时期人类文明成果,是研究历史演进、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柳拯同志在调研许昌市地名普查工作时指出,要深入挖掘、整理、提炼、升华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地名文化,浓墨重彩书写、凸现地名文化。《清潩河史话》由长葛市地名普查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路志纯先生查阅大量史料、倾心研究考证、整理编撰而成,全面翔实地介绍了清潩河的地名含义、历史沿革及人文故事,对深入挖掘我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地名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地名普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清潩河史话(路志纯)
一、清潩河的来历
长葛市过境的有两条大河,最大的一条是双洎河,其次是清潩河。清潩河源出新郑西南部具茨山凤后岭南麓的白龙池,从官亭乡杜庄西南入境,流经增福庙乡、市区、和尚桥镇,南入许昌。市内河长20.1公里,流域面积.6平方公里,在长葛,两岸的平原上分布着61个村庄。而作为整条河,则经由长葛市、许昌市、临颍县和鄢陵县,于鄢陵县南部赵庄闸以下2公里处注入颍河。全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清潩河原名叫潩水,但为什么长葛段叫清潩河呢?这是因为它流入增福庙乡的会河村附近时,一条自北而南的小河——清凉河来汇,两河各取第一个字便有了“清潩”河的称谓。清凉河发源于新郑的岗李村,流经官亭乡的岗胡村,在会河村村北与潩水交汇,长约4公里。在年版的《长葛县地名志》的区划图上还有这条小河,今已无存。
据明万历五年(年)碑文记载,会河村原名凤村,就是因两河交汇而更名为“会河”的。至于何时才叫清潩河,没有确切记载,从现存的文字资料来看,宋代还叫潩水,明万历五年的碑文也只是说“原名凤村”,但“原”到什么时候?是宋末?是元代还是明初?我们也只能姑且说它从明万历年间吧!
其实,“清潩河”也只是民间的叫法,在官方,在典籍中直到民国十九年(年)的《长葛县志》中还叫“潩水”。“清潩河”成为官方的专用地理名词应该是年新中国建国后的事吧!
二、浓重的人文色彩
潩水虽然是条很小的河,但在古代典籍中却屡屡出现,这是因为它地处中原腹心,因此记述颇多。
多年前潩水就孕育两岸的原始人类,在具茨山白龙池岩画中,人们发现了类似甲骨文“潩”字的石刻,“潩”从水、从田,说明具茨山的潩水是在山田边发源的。
地名
年前,潩水之滨便留下黄帝的足迹。《汉书·地理志》:“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这里说的是,黄帝因虑身世无常,前往峨眉山寻访泰壹老者求医道,老者说:具茨洞的童子所持神芝图是他所炼之“三一之道”,即“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的神图。于是黄帝在具茨山得到黄盖童子所进之“神芝图”,黄帝据此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医书——《内经》。
历史上,不少文人骚客在潩水河边留下诗篇。宋代韩维的《雪后观潩水》就是其中之一:
微阳动泉脉,远水来涣涣。斜日著底明,轻冰随处断。清函竹阴碎,绿与波纹乱。安得解扁舟,穷源事幽观。
宋代“三苏”之一的苏辙则有《泛潩水》之名篇:
潩水隔城来不得,不辞策杖看湖光。乐天种竹自成园,我亦墙阴数百竿。不共伊家斗多少,也能不畏雪霜寒。早岁南迁恨舳舻,归来平地忆江湖。半篙春水花千片,八尺轻船酒一壼。徐转城阴平野阔,稍通竹径小亭孤。前朝宰相终难得,父老咨嗟今亦无。
同为宋代的李廌(zhì),也有《观文恪王公乐道院巽亭在城上下临潩水》的诗作:
氤氲蟠巽隅,峥嵘干斗魁。芜城佳气缅,茂林朱槛开。竹月静荫扃,松风绿摇杯。开轩清流度,隐几遥山来。恪公昔优游,弭节此裴回。言念平生容,翻然九泉哀。张老颂赵寝,雍门悲孟台。歌榭奄凝尘,燕阁郁生苔。侈靡一转盼,金碧复成埃。独无不忘者,安用尔为哉。恪公古遗直,劲气腾九垓。岂惟甘棠爱。将与故国偕。传家有元凯,上客尽邹枚。聊兴胜士想,愧无能赋才。
这里笔者想多说几句李廌,因为他与长葛有些关联。李廌,(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阴)人。元丰年间(—),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
后李廌举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与翰林学士范祖禹欲向朝廷推荐,但因苏、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
苏轼去世后,李廌感其知遇之恩,而悲怆痛哭。晚年定居长葛,生活清苦,卒年51岁。上面这首诗应是其“定居长葛”后的诗作。可惜这样有名的气的文学家长葛志书上并无所载,实为憾事!
三、几经改道的潩水及“引潩济闵”
清康熙三十年(年)《长葛县志》载:潩水河:发源于新郑大騩山(即具茨山),原名叫鲁固河,又叫清凉河,向东南流三十里进入长葛县境,距城西五里、南三里向东流入鄢陵县界。东汉建安年间,大臣枣衹(zhī)向丞相曹操建议在许昌屯田养兵,从长葛城西十八里处改流向南引入许昌境域。长葛人常想将它争过来仍然改道向东流而不能达到此目的。崇祯八年,长葛知县李在公依照潩水的旧河道,详细报告上司并将旧河道开挖疏浚,沿河百姓很是受益。明末战乱,李自成的军队经过这个地方,看到潩河水势浩大,无边无涯,惊慌地认为这是有神仙相助。战后老河道依然废弃不用,至今也没有修复。
上述这段今译过的文字,蕴藏了三条重要信息。
一是原本的流向,即其故道。潩水流入长葛后是向着东南流去的,“城西五里、南三里”,的“城”,即长葛的老县城——今之老城镇;“城西五里”,即今之五里宋村;“南三里”,即城南三里的榆园村,潩水经上述两村“向东流入鄢陵县界”。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其故道,笔者再引用一段《长葛史志资料及研究》一书中关于“潩水故道”的文字:
潩水,即今清潩河,故道西段多遭平毁,东段即今老潩水。全长24.3公里,西起增福庙乡躲军寨村,东经二郎庙、楚寨、五里宋、榆园、老路庄、坡张、端公王、师庄等村南行,逾双树王入许昌境。
所以会形成这条故道,是长葛的地形所决定的。长葛的中部有一条自陉山向东南绵延百多里的土岗,叫延秀岗。潩水自躲军寨迄逦东南基本上是沿延秀岗南坡而奔流的,过五里宋村便进入双岗。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载:“双岗,岗势从西北来,在延秀岗南,相去四五里或七八里不等。遵潩水故道,时隐时现,夹岸若堤堰,故曰双岗。至县西南四里许双庙(村)后,蔚然全现。”也就是说潩水在“夹岸若堤堰”的双岗中蜿蜒东南而去。
延秀岗、双岗和历史上长葛众多的岗岗岭岭,在文革前后的三十年里,因“搬岗造田”、“平整土地”及其它生产活动,早被夷为平地!
前面那段文字的第二个重要信息是:“汉建安年间,大臣枣衹向丞相曹操建议在许昌屯田养兵,从长葛城西十八里处改流向南引入许昌境域。”“长葛城西十八里处”恰是今之增福庙乡和和尚桥镇一带,也就是在那里潩水“改流向南”的。史书上是这样说的:
汉献帝建安元年(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就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禀皆满”。为了方便运粮,枣祗在曹操的支持下开挖了运粮河。先是在那时的长社,即今之增福庙乡的躲军寨一带向南就着今之小洪河的河道开挖,直达今之许昌的半截河,称之为“运粮河”,而后在引水口将潩水断其向老河道的迳流,注入运粮河。据载,当时的运粮河是可以行船运粮的,而且向东、向南都可以通到淮河。但曹魏之后,随着河道的淤塞,便渐渐失去航运之便,只剩下鱼蟹之利。所产“脊花鱼”体短而肥,脊鳍分12段,背上有花纹,因而得名。其肉质鲜嫩,形似蒜瓣,色如莲藕,味香而不腻,堪称鱼类之上乘。岸崖多蟹,伸手可得,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还为食客们所垂涎。
之后的南北朝,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对潩水的记述,基本上仍是曹魏时所开挖的运粮河的走向。特别一提的是,文中写道“潩水又南迳钟亭西”,《元和志》按:此乃魏太传钟繇之故里,这与现在确认的钟繇故里——长葛市长兴办之田庄大致相符。
第三个重要信息则是:“崇祯八年(年),长葛知县李在公依照潩水的旧河道,详细报告上司并将旧河道开挖疏浚”,潩水又归流原本的河道,“沿河百姓很是受益”。而当年的运粮河则仍有小洪河的迳流,不至于沿岸缺水。至于“战后老河道依然废弃不用,至今也没有修复”,则显然是明末的战乱致使在躲军寨的引水口工程溃毁,潩水再次流向老运粮河。不过,潩水故道中依然还有不小的流量,这是因为引水口工程溃毁的并不彻底,向东南的故道并无断流,再者故道流域的地面迳流也不小。我的老师,今年已95岁高龄的袁耀坤老人就曾跟我说过,上世纪三十年中后期他往许昌时还须在榆园村南淌水过潩水呢!而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老县城读初中时,老县衙高高的后墙上还有一块镌刻着的硕大的“潩洎风清”的石板,这也是当时人们所说的潩水、双洎“两河夹一城”的描述和对政风、民风的美好希冀,而城南潩水的存在则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三十多年前从五里宋村北路过时,在广袤的田野中还能清晰看出潩水故道的存在。
还要一提的是宋朝初年的“引潩济闵”工程。北宋乾德二年(年),宋太祖赵匡胤命陈承昭率丁夫数千,开渠引潩水分流入闵水,以广水源。闵水的开凿增加了北宋重要的航运河道——蔡河的水源,许州、汝州的物资由此而直接输往京师,而且大大减少了潩水下游如许昌等地的水患,可谓一举两得。
四、清潩河上的和尚桥
清潩河上有座不起眼的桥,却名闻名遐迩,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和尚桥!
传说唐朝时,清潩河岸边寺院里的一个和尚看到河上缺桥断路,行人来往不便,便发誓云游各地化缘积钱建桥。在乡绅、群众们的赞助和支持下,和尚终于建成一便桥。在人们敲锣打鼓,庆功贺喜,并请县官踩桥(类似剪彩)时,那个和尚却不留名,在桥头望着来来往往热闹的人群,满面笑容,颔首致意后便悄然离去。当地人为彰扬和尚这种精神便将此桥命为和尚桥。后几经风雨,不知在何年发洪水将和尚桥冲垮。
和尚桥究竟什么样,无人知晓,无文字考证,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粗略提到,明嘉靖43年知县蔡绍先创建,桥的命名是根据当地有和尚募化修桥的传说而命名为济众桥。后来桥毁,到万历十年,乡民李惟臣、谢科募资重修于上流仍名曰济众桥。济众桥长15.2丈,宽2.4丈,两旁石栏石榫俱用铁扣,有碑记。从万历八年到十年,整整修了三年,在当时可谓大型工程了。80年后,也就是顺治18年加以维修。乾隆十一年(公元年)秋,—场大水将此桥冲得仅余孔半,后人复筑石桥于其东,不久又被大水冲得无影无踪。那仅余孔半的明代济众桥,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残存着,年长葛修飞机场泄水道时才被扒掉。
后来被当作遗址保存下来的桥叫水平桥,建于年,长50米,宽5米,高不足3米,青石作墩,红石铺面。由于桥面略高于水面,每逢河水上涨,水从桥面自然流过,加之修得比较坚固,为两岸的交通发挥了不小作用。大桥旁现存的九通石碑记载了这座桥的修建过程:第一通是“架修和尚桥碑文“写了修桥的意义;第二通至第七通是两千多名捐资者的姓名和字号及献出劳力的村庄;第八通是收入和支出的账目;第九通是“经手肥己,天诛地灭”八个大字,落款为承办人自铭。
解放战争期间,水平桥被大水冲得桥面倾斜,隔断了车辆通行。解放军南下,采纳了当地群众建议,用几根铁轨当撬杠,多人用大绳拉。哨音起伏,大伙一起用力,硬把桥面又拉正了,保证了大军通行。
1年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水平桥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座桥又在重建,这将成为人们寻访清潩河和这座有着广为流传的“修桥为母行孝,杀和尚替你报仇”传奇故事的和尚桥的一个好去处。(摘自许昌市民政局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