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说到郑武公,他的夫人武姜生下两个儿子,生嫡长子时是难产,武姜受到了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并厌恶他。在郑武公十七年(前年),武姜生下嫡次子叔段,因生叔段时是顺产,所以武姜很喜欢叔段,并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叔段为太子,但郑武公没有同意。郑武公二十七年(前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史称“郑庄公”。

公元前年,武姜请求郑庄公把叔段封到制邑(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郑庄公没有同意。武姜于是要求郑庄公把京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二十余里)封给叔段,让叔段住到京邑。叔段自称“太叔”,京邑的人称之为“京城大叔”。对此,大夫祭仲进谏道:“都城如果城墙超过百邑的规模,便对国家有害。按照制度,大的城邑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京邑比都城还要大,本不宜作为弟弟的封邑。如今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允许,恐怕会对您不利。”郑庄公说:“这是母亲武姜的要求,我不敢反对,怎么能避开祸害呢?”祭仲说:“武姜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太叔换一个封邑,不要让他的势力滋生蔓延,一旦他的势力滋长蔓延就难处理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无法根除,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郑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将祸及自身,你姑且等着瞧吧。”

不久后,叔段让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在服从国都命令的同时听从自己的管辖。郑庄公二十二年(前年),叔段修理城廓,聚集民众,修造盔甲武器,准备好战车,将要偷袭郑国都城,而武姜则打算在城里为他打开城门。郑庄公得知了叔段起兵的日期后说:“可以动手了。”于是发兵讨伐叔段,叔段逃跑回京邑。郑庄公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邑,因为京邑的人反对叔段,叔段于是逃到鄢邑(在今河南许昌鄢陵县北),郑庄公又到鄢邑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鄢邑的士卒溃散,叔段于是逃到共国(今河南辉县)。“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出处就是出自这里了。

郑庄公对于他母亲武姜的做法很是失望和生气,于是把她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事后,他又后悔这么说。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我家中有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后允许我拿去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颖考叔说“我冒昧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庄公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他,并说自己很后悔。颖考叔说;“君王何必担忧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地道去见面,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庄公听从了项考叔的话,照着做了。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隧道当中,心中快乐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舒畅!”于是。母子关系又与从前一样了。这就是“黄泉见母”的故事,“其乐融融”成语也是来自这里。

郑庄公四十三年(前年)五月,郑庄公去世,享年五十七岁。之后,祭仲立太子忽为国君,史称“郑昭公”。七月,安葬郑庄公。

*本人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从夏朝开始,到清朝结束,把每个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通过该平台把写出来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喜欢的读者可以看下我之前按历史发展时间发布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