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卫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株洲市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紧紧扣住“四个精准”,坚定不移推动脱贫攻坚从“打赢”向“打好”转变。

精准施策,培育特色产业。抓好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户增收的根本之策。针对贫困村实际情况,株洲市研究出台了《株洲市产业扶贫指导意见》,明确全市产业扶贫坚持“四跟四走”的路子,五县(市)均出台了《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和系统的产业扶持政策,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开展“百企帮百村、百村建百社、百员联百村、百社扶万户”的“四百行动”,以高山水果、花卉苗木、特色养殖、休闲旅游等为重点方向,精准选择扶贫特色产业,全市建成2万亩以上的种植基地,10万头、万羽以上的养殖基地30余个,基本实现“县有统筹安排、乡有特色园区、村有专业合作社、户有致富门路”的“四有目标”。同时建立了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投入、整合行业扶贫资金投入、帮扶单位筹集资金投入、金融扶贫信贷投入、社会公开募捐等多途径的扶贫投入机制。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3.7亿元,不断健全和巩固了帮扶企业、专业合作社、扶贫工厂、家庭农场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准帮扶,激发内生动力。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思想上的“等靠要”问题,株洲市分季度大力开展“脱贫之星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产业扶贫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宁可苦干、不可苦熬”的奋斗精神,着力打造村级产业扶贫示范样板,着力激发贫困农户内生动力。活动开展以来,近户贫困户获得“脱贫之星”称号,其中涌现出了攸县李可德、炎陵县李福亮等一批自强自立的贫困户,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的肯定与推介。针对贫困群众“不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株洲市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贫困农户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就业服务机构、“就业直通车”和基层平台,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等服务。同时,积极协调将中国中车、联诚集团、北汽控股、白关服饰产业园等60多家企业定为“转移就业脱贫一批”基地,实现了贫困人口和用人单位无缝对接。目前新增贫困农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多人,一大批贫困农户因工资性收入增长而实现脱贫。

精准服务,创新扶贫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通过走访调研“问诊”,让贫困群众“点菜”,着力探索适合株洲的扶贫模式。在社会扶贫方面,以试点上线“中国社会扶贫网”为契机,探索了“一张网、一个联盟、一支基金”“三个一”的社会扶贫模式。目前,全市贫困户网上注册%,注册爱心人士25万人,贫困户发起需求6.4万条,对接成功率达72%;社会扶贫联盟募集社会捐款近1亿元,累计资助近户贫困户,开创了株洲扶贫的生动实践,获得了全国“精准扶贫10佳典型经验”和“‘互联网+’社会扶贫卓越贡献奖”,并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作推介。在住房保障方面,实行“三分推进”模式,坚持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告慰老区先烈工程来抓,以土坯房改造工程、幸福安居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为抓手,通过“分对象、分模式、分标准”,让1.9万户6.47万名贫困人口圆了安居梦。在健康扶贫方面,探索了“分类救治”模式,对需要长期救治管理、一次性根治以及不可逆转的贫困群众实行分类管理,精细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精准管理,锤炼干部作风。株洲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推行“三大抓手”,以“主题月”补齐工作短板,以“现场会”树立工作标杆,以“暗访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实现了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对接帮扶全覆盖。大力强化驻村干部“两脱钩一挂钩”,切实推进帮扶工作作风建设。通过定期督导、暗访督查、年终考核和纪检追责等方式,实现对帮扶工作全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式监管,有效防止了“不作为”,整治了“慢作为”,杜绝了“乱作为”,有效实现了基础管理标准化、帮扶工作规范化、脱贫措施精准化、脱贫动力内生化、考核督查严格化,脱贫攻坚质量全面提升,有效打造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形象好、群众认可的帮扶队伍,为株洲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系中共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