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康世保见习记者郭歌通讯员郑法魁)有一种比盛夏酷暑更热的热浪,在花乡鄢陵激情荡漾——一场以项目攻坚为主线的“百日攻坚”战在这里如火如荼的尽情铺展。

4月24日,振德医疗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余名工人正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争分夺秒地生产纱布等医用辅料。在该企业厂区门口,每天约有近百辆集装箱车在这里等待装货,然后运往青岛港,发往全球。“在鄢陵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计划投资76.8亿元,将这里建设成以‘一基地、六中心、两配套’为主体的振德集团华中区域生产制造中心,倾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届时,集群产值过百亿、规模超千亩、人员超万人”,振德医疗相关负责人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走进河南冀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发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道道工序正有序进行着,工人们在争分夺秒地对废旧钢铁进行再加工,热火朝天的场景令人倍感振奋。该公司是入驻鄢陵县的第一家中国强企业,自去年11月份投产以来,短短几个月,产能已经达到0吨/月,预计年底可实现2万吨/月。今年2月份,该公司营业额已达万元,3月份突破1亿元,4月份的“战绩”预计更加可期……

在这里,人们时时处处为这种热浪所感染、所鼓舞。想项目、议项目、抓项目、干项目、推项目,已成为和正在化为60万鄢陵人真真切切的行动。

这种催人奋进的火热场面,不仅仅是视野所及的变化,更是鄢陵人的那种独特的思维视角,那种善于从劣势中发现优势,在发展中把握机遇,于现在前瞻未来的智慧和勇敢。这种智慧和勇敢,来自于鄢陵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对于鄢陵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理性抉择——鄢陵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子?

到基层问计于民,眼睛朝下,脚步向下,调研、讨论、思索、总结,他们找到了啃掉“硬骨头”、越过“急险滩”的具体路径:按照有产业、有就业、有税收、可持续的标准,着力扩大一个优势--生态经济优势、补齐两个短板--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筑牢三项保障--党建、作风和营商环境保障、抓好一个载体--项目建设,最终以项目建设的突破带动鄢陵发展全局。

县委书记李东岭、县长李亚强在不到40天的时间内连续主持召开三次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县四大班子和“两区”主要领导担任项目建设指挥长,统筹推进项目各项工作,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观摩。县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谢少伐分包恒达和翠柳路及北环项目的提升改造,再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的他连续多日吃住在工地,没有豪言壮语,一句“要干就干好”或许就是他坚守项目攻坚的最好注脚。

许多县直和乡镇干部,日夜奋战在项目一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破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推进,一个堡垒一个堡垒攻克,一张张“规划图”变成一张张“施工图”,一张张“施工图”变为高质量发展“竣工图”……党员突击队深入一线当好“施工队长”,带头“冲锋”用“身影”指挥作战,一竿子插到底、一口气抓到底……支部在攻坚一线高高耸立,党旗在攻坚一线高高飘扬……高度认同成为全县上下参战项目攻坚的动力源泉。

鄢陵要发展,但鄢陵人要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鄢陵县新一届的決策者既有清醒的认识,也有清晰的思路;既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具体措施。

在鄢陵,我们听到了一个异样的名词——招商选资。从“引”资到“选”资,一字之差,起点大为不同,规模小的不选,发展前景一般、引进成本过高的不选,环境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不选,并把集约利用土地放在首位。鄢陵人选资的手段很多,“筑巢挑凤”、“借鸡下蛋”、“腾笼换鸟”……集约化发展成为率先,把高新产业调大,把优势企业调活,把招牌产品调强,把引资结构调优。跳出环保抓环保,变无价为有价,为可持续发展铺路填石,“吃”废料,“吐”金子,让循环经济成为破解鄢陵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的“金钥匙”……

今年一季度,鄢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许昌市平均水平。民生项目成为鄢陵最厚重的主题和最幸福的底色,当地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如今,在鄢陵花卉主产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超过3万元。家住翠柳路阳光丽城小区的张大爷站在翠柳路改造提升效果图边高兴地合不拢嘴:“真像公园一样,以后推老伴在家门口就可散步了”。

在鄢陵,“项目攻坚”已化为全县各级干部的作风和行动,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变化,积聚了未来发展的动力。

站在新的起点,鄢陵蓄势待发。

(映象网许昌新闻,投稿邮箱:xuchang

hnr.cn。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