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清华大学19名学子回到家乡河南,开展了主题为农产业发展与可持续教育的社会实践。学生们分别来自数学、社会学、建筑学、国际政治、临床医学等专业,主要实践地点在信阳、许昌等地,重点调研了信阳茶产业、许昌花木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每年假期,清华的同学们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同学们走出校园,在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进行调研或开展服务的一个途径。在社会实践中,同学们能够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本次实践,同学们组建了教“豫”相长——农产业发展与可持续教育支队,支队以调研河南信阳市和许昌市特色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实践主题。同学们以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5个目标为主要视角:优质教育,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陆地生物和气候行动。此外,同学们希望这次实践成为一个教育相长的过程,不仅通过调研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更能将调研成果与当地民众分享,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同学们选择“教‘豫’相长”作为支队名称,而“豫”代表我们的家乡河南。支队同学分为两组,分别在信阳市和许昌市进行实践,并将在之后的调研报告中对在两地获得的调研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访谈河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
1月21号—2月10号,信阳支队的同学通过参观、访谈、座谈等形式调研了信阳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发展之路。同学们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进行座谈,从全局角度交流了信阳茶产业的发展道路;参观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并与董事长刘文新交流公司在品牌化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经验;访谈信阳农林学院教授郭桂义、王广铭,了解了农林学院在科研、人才培养、推广茶文化等方面为茶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访谈信阳市政府茶叶办公室副主任宋世奇,探讨政府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施策;访谈小型茶商和车云山茶农,并走入茶叶产地车云山,实地调研和探究信阳毛尖优良品质的自然和人文基础。
支队成员参观花木盆景园
1月25号—2月8号,许昌支队的同学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许昌市鄢陵县花木业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带动脱贫致富方面的经验和挑战。同学们与鄢陵林业局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了鄢陵花木业的相对优势和挑战,以及政府在推广新发展理念、推动生物防治病虫害、与高校开展科研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线上访谈鄢陵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岳长平,了解岳所长培育优良花木品种的经验;线上访谈鄢陵新科园林总经理张新枝和新绿花绿化有限公司的陈亚磊先生,从企业视角探讨鄢陵在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的发展策略;前往鄢陵花木盆景园和新科梅园参观学习,走进“中国腊梅第一村”姚家村,身临其境地体会花木业在产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在实践期间,支队成员还走进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信阳市春华中学、许昌市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与学校学生分享学习备考经验、可持续发展知识、趣味学科知识、家乡产业发展状况等内容,覆盖了约名学生。支队成员希望通过此次教学,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和兴趣,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并为他们备战高考加油鼓劲。
支队成员分享“疫情下生命医学的应用”
“你们返回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能看到家乡的变化,为家乡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很好!”在座谈中,乔新江书记赞许之余不忘嘱托:“你们是革命老区走出来的学子,要爱党爱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勤奋学习,努力成为国家栋梁;要爱家乡,关心家乡,多做调查研究,多为家乡的发展提意见和建议;要把身体锻炼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支队信阳同学与乔书记合影
生于斯,长于斯。在与当地政府、企业和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支队看到了茶产业和花木业作为一个产业面临的整体状况,也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从业者案例;既了解了两个地级市的特色农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探究了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同时,不忘尽己所能地与当地人分享所学的知识。教“豫”相长,我们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