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注意,这是华夏传世典籍《左传》记录的真实历史,并不是作者胡编乱造的奇闻异事。

本文的主人公,晋厉公,是晋文公重耳的五世孙,春秋时期晋国第27任君主(前年-前年)。

晋文公重耳逝于公元前年,自他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后,为晋国创下了百年霸业。

就如现在的晋厉公,他的祖爷爷重耳已经去世五十多年了,他却仍然能够在中原大地横行无忌,牛逼的不行。

春秋时期的晋国

介绍完人物关系,我们进入正题。

公元前年,晋国和楚国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起了一次战争。

两军开战之前,晋厉公发现楚郑联军的士气和装备都超过了晋国军队。

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开战,晋国很可能会打败仗。

心中底气不足,就想下令撤军。

这时,一个叫作"苗贲皇"的家伙正好在陈厉公身边,他马上对晋厉公进言道:楚国打仗时,总是喜欢把最强最厉害的兵马集中在中军,这种排兵布阵有两个好处。

第一,就是让敌军觉得自己极其强大,不可战胜。所以,晋厉公啊,一切都是假象,你千万别被楚军的障眼法所迷惑。

第二,楚军之所以把精兵悍将都集中在中军,是因为楚王和他的将领们都怕死,如果战败,有这些特种兵的护卫,至少能保住一条生路。

基于以上两点,我想给您提一个建议。

也许,楚军也是假货

苗贲皇,正想说出自己的谋略,却见晋厉公示意自己暂停一下。

为什么?

因为,苗贲皇,本来是,芈姓,斗氏,名贲皇,至晋国后,得到陈厉公的重用,采邑于苗,这才改姓苗。

对先秦姓氏不熟悉的读者,也许会看得一头雾水。

不急,简单解释一句,大家就明白了?

楚国贵族被称为芈姓,熊氏。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屈原,是楚武王的亲孙子,只因屈原的父亲被分封到了屈邑,所以,屈原改熊氏,为屈氏。

屈原像

同样的问题,放到"苗贲皇"的身上,就一目了然了。

这个叫作,"苗贲皇"的家伙,也姓芈。

由此可知,他一定出生于楚王贵族,甚至是某位楚王的直系后裔。

晋厉公之所以带他参战,是因为他了解楚国。

晋厉公打断他,只是想思考一下,要不要听从他的建议!

书长话短,陈厉公只是转目之间,示意"苗贲黄"接着说下去。

苗贲黄道:既然楚郑联军的中军非常强大,那么,他们的左军和右军就一定非常羸弱。

打仗,为什么要中军对中军,左右对左右呢?

我军如果以优势兵力直接发起对敌人左军和右军的进攻,一定会取得大胜。

局部战争的胜利,一定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引发敌人中军的大乱和溃败。

………………………………………

晋厉公听完"苗贲黄"提出的谋略,逃跑的想法肯定是没有了。

但是,心中还是底气不足。

怎么办?

老规矩,先算上一卦呗!

………………………………………

《左传,成公十六年》,原文如下:

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

公(晋厉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

公从之。

………………………………………

卦已算完,还是大吉大利之卦。

晋厉公立即采用"苗贲黄"的策略,向楚郑联军发起了进攻。

战争的结果,完美的应验了算卦的卦辞。

卦辞中有一句:"射其元王,中厥目。"好像不太好解释。

我们就用《左传》记录的历史来反推吧!

鄢陵之战,晋国获得了胜利,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了只眼睛。

呵呵,《左传》真的是这么写的,不是作者编的。

当然,有很多学者认为,记录史书的人没有参战,在听参战者复述大战的过程时,把结果记录成为了预言。

大家注意一个问题,这次占卜的算命大师是谁,书中并没提到姓名。

只说了一句"史曰"。

什么意思?

太卜,太史,都会算命,这次算命的人,就是太史。

所以,这一卦本来就是太史算的,他的第一职责是记录君王实录,第二职责就是在太卜不在时,由他代为算命。

下一章,将给大家讲述一个《左传》中的花边八卦。

对,就是很花很乱的那种。

穆姜和野汉子的算命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