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接近尾声,在河南禹州神垕镇一景区旁的美食街上,今年34岁的农村小伙晋庆峰正在忙着做高炉烧饼,在这七天时间里,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晚上八九点钟收摊,平均每天要在摊位前站立至少10个小时。

这是晋庆峰用来烤烧饼的泥巴炉子,这种炉子也叫吊炉和鸡窝炉,体积不大,方便过去的手艺人走村串巷挑在肩上。晋庆峰的手艺是跟村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学的,在创业之前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打工仔。

他现在忙的是新店,在他的老家鄢陵县还有一个老店,由于国庆假期忙不开,他雇了三位工人来帮忙,两位揉面做剂,一位收钱,而最需要技艺的烤制环节由他亲自上。

高炉烧饼有上千年的历史,用发酵面制作,做的时候不用擀杖,取鸭蛋大小的面团揉成圆形,然后用手在案板上轻压就成了圆饼状。

圆饼里面要抹上五香粉、盐和油等调和的香料,然后再包一个小面芯进去,这道工序是他请的两个工人完成的,工人的手艺是由晋庆峰来传授。

在这个白色的大盘子里,倒着甜甜的蜂蜜,每一个烧饼胚都要抹上蜂蜜,然后单面粘上脱皮的白芝麻,这道工序由晋庆峰自己完成,做完之后直接上炉烤制。

贴烧饼对技术要求极高,手要不停地在高温炉里伸进伸出,刚学的时候,他的右手每天都是红肿的。面胚表面涂有蜂蜜,高温加热后,蜂蜜会往下滴,不慎滴在手上,就会烫起一个泡。

在这个奇特的泥巴烤炉里,炉顶一次可以贴18个烧饼,由于温度高,三四分钟即熟。“看烧饼熟不熟,要观察烧饼表面的颜色,全凭我个人的感觉了。”晋庆峰笑着说。

由于他做的这种烧饼外酥里嫩、香甜可口,很受过往食客的欢迎,每到饭点儿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队。两块钱一个,在这几天长假里,他每天都能卖出去个左右。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中午有时候就吃个烧饼充饥,这几天每天晚上回到家里,晋庆峰感觉腰酸背痛身子就像散了架一样,不过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小伙来说,这点苦不算什么。“现在干的活儿虽然比打工的时候累,但是自己干着也有劲儿,如果干的好的话将来也去注册个商标。”晋庆峰自信地说。摄影记录

张根栋(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