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s://news.360xh.com/202109/23/66346.html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古塔建筑。佛塔,又名浮屠。佛塔最初是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佛教传入中国后,继承和发扬,形成了汉传佛教。也建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塔建筑。中国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石塔、砖塔,许多佛塔会刻有建塔碑记﹑佛像﹑佛经等。今天,我们就说一座离我们不远的古佛塔。关于它的前世今生,可谓多劫多难。在河南鄢陵县的乾明寺路北侧,远远就能看到,在高高的土岗上,矗立着一座清秀挺拔的古塔。周围绿树环绕。在喧嚣的县城一隅,竟藏着这样一座古塔,真是难得。而在这座塔下,还有一座寺庙,名曰乾明寺。据史书记载:鄢陵古邑,跨岗为城,西北隅据岗为寺,地当乾位,寺因此为名。这段话,就把乾明寺名字的来历讲清楚了。而且,当时的乾明寺,已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这座寺庙,在古塔后面,是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里面有几处大殿。去年夏天有机会去里面看了一下,平时人不多,只有几名僧人。自己也在大殿前上了香。再说说乾明寺这座古塔,据考证,它始建于隋仁寿四年,公元年。对该古塔的文字记载还有:砖塔高一十八层,南北各望二十里外。这座古塔是一座六角结构的砖塔,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原来塔高18层。登塔还能看到周围20里的地方。可见,古塔在当时已是很高的建筑了。据说,公元年,大诗人李白人生失意,也曾到过此地一游。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明嘉靖元年,也就是年的正月,鄢陵当地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震感,致使该塔第九层以上的部分,全部轰然坍塌。由于这次自然灾害,毁掉了一座名塔,实在是可惜啊。时间到了嘉靖二十八年,也就是年。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准备重修这座损毁的古塔。但是,再也修不到18层的高度,只修到了13层就封顶了,高度也有38米左右。重修后的乾明寺塔,除了将原塔顶的铁刹,改换为铜刹外,基本保留了原塔的样式和风格。修葺一新的古塔,看上去比以前更有气势。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塔,塔身有拱券门、叠涩门,雕有直棂、方棂盲窗,佛龛,镶嵌有雕砖佛像等。檐部均饰雕砖斗拱,下置砖雕普枋和阑额。瓦檐挑角,每角有青石套兽上悬风铎。一层南有塔心室,北有拱形洞门,内设台阶,可旋登至八层。塔的第二层雕有直棂假窗3个,第三层嵌有砖雕佛像8尊。塔身各层有佛室1个,佛龛14个,拱形洞门10个,巧妙结合,错落有致。塔内还设有有台阶,可供人们攀登。塔前立有一石碑。是明隆庆元年(年)所刻。年维修该塔时,在塔刹内发现了明代镀金铜站佛及纸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等文物32件。这些文物价值恒高,极其珍贵。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乾明寺塔,为了保护这座千年古塔年,鄢陵县对该塔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保养。在古塔内,还发掘出几十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我们再次欣赏这座历经风雨的古塔,虽然修缮后的高度只有13层,没有恢复到原来的18层,但它还是那么的宏伟挺拔。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造就和保留下了这珍贵的历史遗迹。让我们可以回溯历史,展望未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