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阅史明心。本期为您继续解读《春秋》。买卖这个词大家都熟悉,做买卖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交换的商品得是自己的。
拿着不属于自己的商品去和别人交换,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况且谁也不是傻子,这样做等于直接侮辱别人的智商。
这世上还真有这样的人,春秋时期周天子就干了一件这样的事,用被别国占领的城市去换郑国的土地,不得不说周天子这买卖做得值啊。
郑国被周天子看好的土地
隐公十一年,周天子向郑国提出,要用几块不属于自己的土地,想换郑国的几处土地,那么周天子看好郑国的那几块地了呢?
首先是郑国的邬地,在今天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西北,另有春秋晋地,故治在山西介休县东北,今为邬城店。为晋大夫祁奚的食邑。
其次是郑国的刘地,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的偃师市南。邬又在刘的南边。杜预注曰:二邑在河南缑氏县,西南有邬聚,西北有刘亭。
还有郑国的蒍地,这块地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东北。
最后一块地是郑国的邘地,在今天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北部西万镇邘邰村一带,有邘国故城。杜预注曰:蒍、邘,郑二邑。
王取邬、刘、功蒍、邗之田于郑——《春秋左传》
周天子被别国占领的城市
我们再来看看周天子拿出的几块地都是什么情况。
首先说一下“苏忿生”,这个人姓巳,官职是周武王的司寇,这可是一个大官,地位甚至在姜子牙之上,与周公、召公齐名,被尊为“苏公”。
苏忿生是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苏家作村人。封于苏,国于温。因为苏忿生在周国威信很高,所以又称其为苏子,所以古温国又叫苏子国。
温国的中心在今河南焦作市温县招贤乡,据说温国故城遗址位于上苑村北台地上,南濒黄河。古温国的辖区有十二个:温、原、絺、樊、隰、攒茅、向、盟、州、陉、聩、怀。
温地,在今天河南焦作市温县招贤乡,就是隐公元年的时候郑大夫祭足偷偷割王室麦子的地方;据说周桓王也不是把温全部给郑国,只是取其中的一小部分田地。
原地,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
絺地,在今河南焦作市的沁阳市西南。杜预注曰:在野王县西南。
樊地,又名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杜预注曰:一名阳樊,野王县西南有阳城。
隰郕,在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西南。杜预注曰:在怀县西南。
欑茅,在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杜预注曰:在脩武县西北。
向地,在今河南济源市南,杜预注曰:轵县西有地名向上。有说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境,那就有点远了;另有向国,隐公二年(前年)出现过,姜姓,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西南,包括临沂部分,临沭部分。
盟地,在今河南焦作市的孟州市南部。
州地,在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东北部的武德镇。
陉地,在今河南焦作市的沁阳市西北,邘的北边。
隤地,在今河南新乡市获嘉县北。杜预注曰:在脩武县北。
怀地,在河南焦作市武陟县西南。
以上这些城市土地基本上位于周朝都城洛邑以东黄河两岸,从郑国西北到北部再到东北。
我们看周天子真的是很狡猾,郑庄公正假借周天子之名四处征伐,他居然拿所有权属于周武王时代的司寇苏忿生家族的十二块土地去交换郑国手中的四块土地。
周天子用来和郑国交换的十二块土地,竟然没有一块是周王室的。有推测当时苏氏与周王室闹别扭,周桓王就用不属于自己所有的苏氏封地与郑国作了交换。
甚至三十五年后温地还是苏氏邑,说明当时苏忿生家族还有后人在,如此说来温一直是苏氏的地盘,也不知当年“周郑失和”祭足替周平王收麦子到底收的是谁的麦子?
我们再看,公元前年有“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导致“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这说明七八年后,这次周桓王许给郑国的城邑至少是还没有完全交到郑桓公的手里。
而且六十七年后,公元前年,还有“樊皮叛王”、公元前年“虢公入樊,执樊仲皮”,那就是说樊氏一直住在“樊”。这是太低级的手腕了,周天子这如意算盘真的是打得好啊。
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春秋左传》
周天子的买卖做得值
周天子虽然这次与郑国交换土地占了大便宜,但是却失去了人心,终归是得不偿失的,为此春秋借君子之口予以批评。
君子据此就知道桓王会失去郑国了,认为“按照恕道办事,是德的准则,礼的常规。自己不能保有,就拿来送给别人。别人不再来朝见,不也应该吗?
由此我们看,这次交换土地,周桓王彻底失去郑国了。按照恕道,己所所不欲勿施与人为恕,来行事,是德之准则,礼之法规。自己不能占有,就拿来送给别人。别人不再来朝见,不也应该吗?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春秋左传》
文/阅史明心
图/网络
参考资料/
《春秋左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