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001/95866.html
                            

第20个记者节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在第20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如约举行,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13位优秀新闻记者,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为,讲好河南故事,助力中原出彩。他们用镜头、用笔尖记录着生活里的那些美好,讲好真实而动人的中国故事,也记录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时代变迁。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受新闻人的力量!

河南广播电视台杜青林

用柔弱之肩扛起大国重器

“王杜娟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大国重器的一份责任”,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杜青林讲述了一位奋斗在车间一线的“女战士”——王杜娟的故事。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一眼就认出了来自河南中铁装备的王杜娟,“我记得你,你就是那个最年轻的女技术干部。”王杜娟太意外了,没想到总书记还记得她。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装备集团,王杜娟负责向总书记介绍我国盾构机的研发生产情况。时隔五年,总书记依然记得她。

年,由18人组成的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王杜娟就是其中一员,当时她只有24岁。如今,她坚守在设计一线12年,王杜娟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国产盾构机事业。

女科学家已占中国科研人员总数的30%。生活中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但是在各自领域,作为科研领军人物,她们以卓越的成就,在民族复兴的追梦路上,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大国重器的一份责任,撑起了中国创造的一片天。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电视台陈涛丽

寻找“党义”

一位署名“党义“的人,交了三千元党费,之后每年的“七一”,“党义”都交一千元党费。

党义是谁?年7月的一天,谜底终于被揭开,他就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普通党员王建勋。

王建勋所在的帘子布公司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第一批工业化重点项目,生产的尼龙66工业丝和浸胶帘子布,是飞机轮胎和汽车轮胎的骨架材料,现在,世界上每四个高端轮胎中,就有一个使用的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生产的浸胶帘子布。不仅如此,尼龙66工业丝还是国产舰船和航母揽绳的制造材料,是神五神六载人飞船返回舱降落伞骨架材料!

在王建勋的抽屉里,还存放有十几个都装着元钱的信封,那是他预备的直到退休前每年的特殊党费!随着采访的深入,“党义”这两个字,变成了一面旗帜!

33年,他每天至少早来一个小时晚走一个小时,累计义务奉献多个工作日。33年,他进行了43项发明创造,12项国家专利、6项国优成果;把中国制造带到了世界各地!累计为企业创效近亿元!

一次次采访,一次次感动,正是无数个像王建勋这样守初心担使命的共产党员,推动我们的国家走进了新时代。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满怀激情的讲述好故事,致敬真英雄、讴歌新时代!

柘城县融媒中心李坤龙

“倔驴”与“倔驴”

被大家伙儿称为“倔驴”的记者李坤龙遇到了另一位“倔驴”——返乡创业代表马林,这两位“倔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马林前几年返乡创业,东拼西凑借了20来万,顶着全家人的反对,建了个小型养鸡场。但因为缺少技术支持,几年下来,他又欠下了20万。

为了记录“倔驴”的追梦生活,李坤龙陪他在鸡棚里断断续续待了几个月,以前最恶心的鸡粪味,现在发现,也没那么难闻了。纪录片《快乐养鸡哥》播出后,获得了河南新闻奖,他得到了县里的贷款,鸡场越办越大。如今,这头“倔驴”不仅是乡里的产业扶贫带头人,养鸡规模从以前的多只发展到了现在的1万多只,还安置了4位贫困户就业。马林,不仅成了脱贫致富的明星,还成了十里八乡的歌星,在广阔农村歌唱着致富奔小康的主旋律。

“倔驴”与“倔驴”,一个是执着追梦的农民,一个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最基层的记者。从马林身上,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像他一样对美好生活的追逐者。而记者李坤龙,也有幸在这火红的时代、火热的基层,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讲述出亿万新型农民最动听的追梦故事。

河南手机报张钧彦

美丽乡村的幸福旋律

离开世世代代围着的“锅台”,走向梦想的“舞台”,放下粗粝的农具,拨动精致的琴弦。让记者张钧彦没有想到的是,平顶山市鲁山县楼子河村村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这么强烈!

几年前楼子河村还是一个贫困村,摘帽不过5年,就一跃成为河南省首批挂牌的“乡村音乐厅”示范村,这可是新鲜事。

村民们太需要一个文化舞台了!我们手机报制作的视频新闻《他们需要一个文化舞台》播出后,多部门联合发文,强力推进河南省“乡村音乐厅”建设。1.3万名文化志愿者走进乡村,全省31.7万乡亲获益。一场由普通村民唱主角的“乡村音乐厅我想对你唱”大型演出活动被推上了河南省艺术中心的舞台。

楼子河村富了,富的不仅是物质生活,更是文化生活。摆脱了世代围着的“锅台”,走向更大的“舞台”,乡亲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日报河南记者站范亚旭

扎根中原记录出彩河南人

一个河南西华县的农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潜心致力于土壤污染治理,不停地为中国化学农业转型升级鼓与呼。农民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范亚旭为我们讲述了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的故事。

从年当选乡人大代表,一路走来,已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党永富还有个习惯,见到谁都讲治土,随时为土壤污染防治发声,撰写了多条“土建议”,慢慢地人们就开始叫他为“土代表”。

经过多年的呼吁,让这位“土代表”欣慰的是: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土十条”,首次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标志着土壤污染治理开始有法可依。

从年至今,党永富带领团队无偿救助了显性受害土地面积多万亩,累计推广预防隐性药害土地1.2亿亩,很多农作物“起死回生”,为农民挽回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他探索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也结束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可精准治理的历史。

“只有干,才会变!”这是范亚旭在采访时经常听到的六个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他们是奋斗者的代表,也是千千万万出彩河南人的缩影。

郑州报业冬呱视频

程红森:《5=1》

在今年篮球世界杯的开幕式上,一支名叫叶沙的篮球队向全世界传递着一个少年的爱,他们球衣上画着的器官都来自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叶沙。

叶沙是一名喜欢打篮球的16岁少年,年4月27日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他的父母将他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眼角膜捐献出来,让七个人重获新生。生前,16岁的叶沙一直有个篮球梦,5名受益人为了实现叶沙的篮球梦便组成了叶沙队,他们要在呼和浩特和职业女篮打一场比赛,而郑州报业冬呱视频的记者程红森决定用镜头记录他们为叶沙圆梦的过程。

2月21日,冬呱视频拍摄制作的《“一个人”的篮球队》在网络平台发布,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转发,新闻联播用了近4分钟的时间讲述叶沙队的故事,全网的播放量破亿。叶沙队“为爱圆梦,为生命延续”的故事让亿万网友感受到生命传递出来的奉献力量。

郑州电视台

赵鹏翼: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郑大一附院旁有座“爱心厨房”,厨房的开设者,叫做杜珊珊。“爱心厨房”斜对面不远是郑大一附院的小儿内三病房,住着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人都是白血病患者,杜珊珊的到来,就像是病房里难得的一缕阳光。

在河南地区,格列卫已经纳入新农合的重大疾病报销范围之中,患者只需要承担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费用。河南也已经逐渐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纳入了重大疾病的医保类目中,报销比例高达80%。

这些人,这些事,都只是健康河南的一个个缩影,医疗改革不断促进健康河南建设,医疗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推动健康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美丽画卷正铺展开来!

大河报

杨书贞:解救“悬空老人”

大河报记者杨书贞的手上拿着的是一双普通的绣花鞋垫,但对她来说意义重大,它来自一位84岁的“悬空老人”王俊英,而像王俊英这样的“悬空老人”,在河南有百万人之多。

最近两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两次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河南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去年年底以来,河南省市区三级加梯政策相继出台,郑州每台加装电梯还能拿到最高15万元的补贴。

为加快政策落地,他们奔赴外省,学习“外省经验”,开启“本地思路”;今年的河南两会,她把“悬空老人”的话题带到首次开辟的委员代表通道上。今年9月,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首次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这只是大河报多位记者中的一个报道团队。他们不仅奋战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线,还出现在众多热点民生事件的现场。而在全省,数以万计的记者也在像他们一样,为万家灯火,奔跑在路上!

记者,常把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挂在心上,是他们的使命;当好党委政府和百姓的“连心桥”是他们的初心!

新华社河南分社

史林静: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鄢陵县豫剧团就开始用拉道具的板车建成流动舞台,上山下乡为农民唱戏,他们也被人称为“板车剧团“。60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板车人始终秉承着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底的精神,足迹遍及河南、陕西等7个省,为农民演出5万多场。

在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史林静的采访工作中,总能够碰到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人,秉承一种信念,为别人带去色彩。如何讲好新时代的河南故事,在我看来这片土地上人的坚守、人的奋斗、人的奉献始终是最闪亮的。

正是这些用生命释放出的品格力量,给了我最持久的震撼和感动,也让我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讲好真实而动人的中国故事,让越来越多的凡人微芒通过我们手中的笔,成为照亮社会不断前行的温暖火把,这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

信阳浉河区新闻中心

陈思覃:不负初心永流芳

来自信阳浉河区新闻中心的记者陈思覃为我们讲述了一位乡村女教师的故事。她在位置偏远、条件简陋的乡村小学默默耕耘60年,村里数十家人祖孙三代、四代都是她的学生,她的名字叫朱天珍。

朱天珍出生在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的一个小山村。年9月,19岁的她走上了太阳坡村小的三尺讲台。这一站,就是60年。60年寒暑易节,从代课教师,到民办教师、公办教师,再到退休、返聘,又一次成为代课教师,朱天珍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

年10月,朱天珍老师感到身体不适,经确诊,朱天珍患上了罕见的“肺隐球菌病”,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从此每个月要靠元的药物维持。朱老师出院后,再次微笑着站上讲台,教着孙子辈甚至重孙辈的娃娃们,从未给学校提过任何要求。朱老师在北京和上海的学生得知老师生病还在坚持上课,回到家乡专程看望朱老师。朱老师拒收了他们的捐款,转而建议他们把钱捐献给学校,给孩子们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朱天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用60年如一日的呵护和大爱浇灌着大山深处的花朵,点亮了无数孩子的心灯,交出了感人至深的人生答卷。

洛阳日报

李三旺:用采访致敬楷模

洛阳日报记者李三旺为我们揭秘了重渡沟的前世今生。

20年前的重渡沟很穷,人均年收入只有多块钱。马海明主动请缨开发重渡沟,他发誓,要让百姓依靠旅游赶走贫穷。开发重渡沟,困难太多了。勘察旅游线路,马海明曾经掉进悬崖,差点没命;没有资金,他抵押了房子,甚至把孩子的压岁钱都征用了。

年7月,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重渡沟景区终于开门营业了,百姓慢慢富了起来。

1年8月,马海明调离潭头镇,要离开重渡沟了,这时的百姓不舍得他走。马海明说:“从今天起,我就是重渡沟的儿子,即使走到生命尽头化成骨灰,我也要种一棵重渡沟的竹子。”

年5月,李三旺用了近半个月时间采访马海明事迹,写出了长篇通讯《那山那水那沟那碑》。后来,他又先后16次到重渡沟采访,写了30多篇马海明的报道。

前段时间,以马海明事迹改编的豫剧现代戏《重渡沟》在全省巡演,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指出,从马海明同志的身上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伟力。

河南日报

周青莎:以初心铸就天平

河南日报记者周青莎为我们讲述了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原副庭长,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李庆军的故事。

作为跑线记者,不仅写李庆军,还作为报告团成员,宣讲李庆军。采访时,在许多法官身上,我都看到他的影子。千千万万个“李庆军”,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他们的使命,这就是人民法官的初心。

河南广播电视台

高慧:脚踏红色泥土传承长征精神

今年8月21号,是吴焕先烈士牺牲84周年的祭日。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慧加入“追寻初心--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采访团,经过20多天艰苦跋涉,追怀先烈。

今年盛夏的这27天,河南广电全媒体报道团追随当年红军长征的步伐,跨越豫陕甘三省十一个县市,辗转行进5多公里。先后由62名记者组成的河南广电全媒体报道团推出各类报道多篇,网上阅读量近0万次。

电视新闻、电波声音、网络直播、纸媒助力、客户端头条…我相信,如果我没有来到这里,如果我们没有俯下身去挖掘细节,这些生动而多样的新闻作品就无法出现,更无法看到观众网友们凝聚起的最深的感动。那一刻,我明白了在路上的意义。

作为一名90后青年记者,我深深感受到我和祖国的血脉相连。我要用话筒和纸笔,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经常讲,永不忘,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传承红色基因,让长征精神,代代传扬!

来源/大象新闻

总监制/张克宣主编/武钊

编辑/胡莹莹

原标题:《好记者讲好故事▎这13位记者都留下了哪些精彩瞬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