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尉氏县南曹乡朱坡村,南邻许昌市鄢陵县,东边隔贾鲁河与周口市扶沟县相望,一个三市交界的偏远村庄,贫穷,落后是他们的代名词,年5月9号,高军卫带着被褥来到的朱坡村,开始的驻村工作。
高军卫和抗疫队员(左四高军卫)入村的第一天,村支书简单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军卫立即开始了驻村扶贫的第一次入户工作。满脸的迷茫,不知道扶贫工作是个啥。第一天的扶贫工作结束后,晚上躺在好多年没体验过的集体宿舍,满脑子的困惑,第一次驻村帮扶,第一次接触扶贫,夜谈会,一米团,等等这些扶贫专用语就不知道是干啥的。真不知道怎么干,更怕干不好。第二天一早,整理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搞清楚扶贫要干什么,怎么干。首先仔细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手工绘制了朱坡村贫困户的地图,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扶贫做好了基础工作。
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军卫驻村期间的小故事吧。
年和村里的孩子一起过儿童节(后排刚入村没多久,适逢6.1儿童节,军卫协调各方搞了一个关爱儿童,捐赠学习用品的活动,其实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活动,就是给所驻村每个适龄儿童发放书包和文具,其中有一件事让军卫印象最深刻,贫困户朱红线儿子朱建博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每天都是妈妈背着去学校读书,小建博特争气,学习成绩优异,发放书包文具的现场,是妈妈背着来的,他妈说,建博老早就想要一个新书包了,就是没时间去给他买。其实哪里是没时间去买呀,只是没这一笔开销。当把新书包,新文具递到小建博的手里时,能感觉得到他浑身都是笑的,不经意间军卫扭头看到建博的妈妈在不远处泪流满面的在笑。看到这样的一幕,军卫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至少来朱坡驻村扶贫了,就要好好干,尽自己微薄之力,要对得起自己的心,对得起身上这抹税务蓝。
高军卫和贫困户还有一次,军卫去贫困户朱国在家,家访结束起身要走时,朱国在70多岁的母亲从屋里拿出了自己的宝贝-—两罐凉茶,往军卫手里塞,国在说这可是母亲藏着不舍得拿出来的好东西,说一定要让老高尝尝。老百姓的心是善良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们待你如亲人。
贫困户朱木头家,以前是老大难户,钉子户。军卫就针对他家重点帮扶,促膝谈心,申请低保,残补,到户增收,危房改造,六改一增等等,让他们家彻底变了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天他们家小菜园种的时令蔬菜不时的送到咱工作队的小厨房,朱木头逢人就夸咱工作队好,夸党的政策好。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真心对他,他就会真心对你。一篇专题报道(朱木头家的幸福事儿),还发表到了中宣部学习强国及汴梁晚报上。
高军卫和村干部巡逻防疫(左一是高军卫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春节刚过,军卫就入村参战防疫。自从防疫战打响以来,军卫整个人就长在了村里,前期重点是卡点值守,发动宣传,严防死守,精密排查,确保村中不漏查一人,不漏过一个疑点。去木头大爷家看看生活物资是否充足,去国在大哥家走访,羊圈是不是消毒到位,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军卫每天都要过筛子一样过一遍。扶贫物资化肥一运到村里,军卫就和村两委一起给建档立刻贫困户送到家里,袋化肥,18户贫困户,一家一家的送,送下来累的腰酸背痛,看到贫困户因为疫情久没笑容的脸上乐开了花,军卫心里多了份安心。
其实驻村这两年多,在军卫心里也有好多的心酸和委屈,去年夏天,电路老化着火,被褥全被烧了,当时眼泪直在眼里打转转,几天都是和别人凑合着住。驻村扶贫,军卫既是扶贫队长,又是司机,又是厨师,他们吃的最多的就是面条,因为这是军卫唯一拿手的厨艺,冬天冷的自来水几天没水是常事,夏天苍蝇蚊子总是和你凑热闹,最热的时候停电是常事。这两年多的驻村扶贫,军卫既有帮助贫困户脱贫,协调提升村容户貌的成就感,也有面对“等靠要”思想多次工作无果的无奈感,还有如履薄冰,被误解的委屈感。军卫说,“其实这些都都不算啥,只要老百姓满意了,真正脱贫了,我的心里就是甜的,因为我们代表的是党,是政府,是尉氏县税务局的税务蓝。
新修建的党建广场两年多来,朱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村的臭水坑变成了多平米的休闲大广场了,大队部对面的破旧不堪的房子拆除了,现在变成了宣传党的政策,引领村民致富的党建广场了,南北大街加宽成了5米宽的新公路了,新架设的96盏路灯,每天晚上照亮村民回家的路,协调各方资金,利用一事一议,入村4米宽的公路也修建完成了,家家户户门前铺上了水泥路,扶贫车间去年10月份已经开业了,村民不出村就能打工挣钱了。年底,朱坡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户降至7户12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军卫他们的操劳。
驻村两年多,好多朋友,同事说军卫变了,看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像一名村干部,从对扶贫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变成了一提扶贫就来劲头的行家里手,这两年多,遇到误解和委屈时,军卫也想过退缩,想撂挑子,可一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尉氏县税务局,代表的事税务蓝,所以他坚持着,坚守着,在坚守中成长磨练着自己.朱坡村里永远记忆着这一抹税务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67.html